近年来,黄石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运用效益、保护效果、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22年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工作成效明显,获得省政府激励奖励。
一是高规格开展知识产权顶层设计,服务保障不断优化。成立市长任组长的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建立黄石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全市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措施》《黄石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工作方案》《关于印发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若干政策的通知》等知识产权专项政策文件,设立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专项资金,将知识产权纳入市级层面督查检查考核计划,对县(市、区)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绩效考核。市政府与省知识产权局、审协湖北中心签订《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共建合作协议》,共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城市。黄石在2022年湖北省地方知识产权保护绩效考核荣获优秀等次,营商环境评价知识产权指标位居全省第4,大冶迈入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第一方阵”。
二是高标准构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协同联动持续强化。完善跨区域、跨部门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体系,黄石与武汉等九个城市知识产权局共同签署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牵头推动长江中游四省九市签订知识产权跨区域保护合作协议,1067件高价值专利、地理标志产品和重点商标纳入四省九市一体化保护,先后与武汉都市圈城市、江西瑞昌等联合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座谈交流、跨区域执法检查;市场监管与公检法司等部门共同建立知识产权“两法衔接”、协同保护、协作配合、诉调对接、司法确认、公证服务、仲裁、海外保护、电商领域等保护机制,联合开展知识产权执法检查、展会保护、海外护航、保护工作站建设、宣传培训等工作,目前,全市已建成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29家、纠纷仲裁联系点12个、维权援助机构和人民调解组织各7家,实现县(市、区)全覆盖。2022年黄石市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全省第一。
三是高水平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成果实现有序转化。实施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计划和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加快推进黄石市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湖北理工学院)、黄石市电子信息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黄石市生命健康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入选首批国家级、省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和省高校院所专利转化基地各1个。联合人行、地方金融工作局、银保监黄石分局出台《黄石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管理办法》2.0版,实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贴息补助政策,与4家银行签署知识产权金融战略合作协议,建立知识产权授信企业白名单推送机制,常态化收集企业质押融资需求,举办湖北省专利技术供需对接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黄石片区)、科技人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签约等对接服务活动。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7.57件,同比增长30.52%,同比增速排名全省第4;有效商标注册总量22530件,同比增长11%,高于全省平均增幅。促成14项高校院所专利向我市企业转移转化,签约金额501万元,全市知识产权质押项目数40项,质押融资额首破4亿元,同比增长80%,知识产权“贷”助力专家人才创新创业经验入选2022年湖北省人才工作优秀创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