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节,疫情在所有人都猝不及防的时候汹汹来袭。国难当头,疫情之下,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市监局不负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能,化身盾剑,坚定保障人民生命和生活安全,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度过了惊心动魄的抗疫60天。
保障“菜篮子”,维护疫情期间物资平稳供应
因疫情关闭农贸市场,黄石港区在2月份开设的马路市场成为黄石港区市监干部的“主战场”之一。针对疫情期间菜价浮动差距较大的情况,结合机构改革后市场监管部门新划转的价格监督管理职能,港区市监局按照联海集团和润信农批报价,每日发布港区马路市场菜价参考价目录,对肉类、鱼类、蔬菜类实行“透明化”价格指导,严格管控市场物价。利用新媒体来强化履职的举动,让许多市民叫好,也对“乱涨价”之风形成了极大遏制。
随着疫情不断变化和防控政策调整,马路市场被集中配送代替,关停违规开业门店成为市监局干部的工作重心,白天查看集中配送点商品质量和套餐价格,保证送到居民手中的商品特别是菜品质优价廉,晚上奔波于街头巷尾,劝停违规开业商户。这种工作节奏整整持续了近两个月,港区市监局的同志从春节至今未休一天。
因为前期黄石各地设卡,好几位干部为了能坚守岗位不缺位,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回过家,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每天晚上在办公室打简陋地铺,毫无怨言。他们对此都很坦荡,并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市场监管干部没有逃兵。我们早就想好了,疫情不退,不胜不归。”
守护“药瓶子”,打通“生命之路”
2020年2月23日,黄石港区市监局接到一个紧急求助电话,来自黄石港区江北管理区的某药店负责人戴店长,她在电话中话语急促,语气焦急:“我们药店从外地进的药在浠水快递网点被卡住了,能不能请你们帮帮我?”
江北管理区位于黄石港区和浠水散花的交界区域,与黄石市区隔江相望,却又属于黄石港区,与港区“血肉相连”。戴店长所在的这家药店,是整个江北管理区唯一一家药店,周边的社区居民买药用药都靠它。疫情来袭,戴店长想办法从省市各个渠道进货,却没想到因为封城的原因,卡在了浠水的快递物流上。
“你们一共有几批药被卡住了?”黄石港区市监局第一时间回应了她的求助,并且迅速询问具体情况。
2019年机构改革之后,黄石港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除了将原工商、食药监、质监等部门的职责统一整合之外,还糅合了属于原物价局的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执法职责、原科技局的知识产权保护等职责,是一个监管市场综合秩序,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部门。对药品流通领域长久以来的监管,让港区市监局深知疫情期间药品供货出现问题、居民无法及时购药的严重性。经过多方了解,他们得知,由于疫情严重,各地“封城”,这家药店从外地订购的7批药品中,有5批被卡在了黄冈浠水的快递物流点里,无法运送到属于黄石的江北管理区,而该区域唯一一家药店的药品供货中断,就意味着整个江北管理区的居民将面临着“无药可买”的危险境地,这让该药店的戴店长急的直哭。
“你先别着急。我们来帮你协调。”港区市监局安抚了她,第一时间给黄冈市浠水县市监局发出了协助函,并通过多方渠道为戴店长协调。很快,作为兄弟市县的浠水市监局响应了协助请求。在港区市监局发起的各方协力下,不到一天时间,被卡住的5批药品就安全送到了江北管理区的这家药店里,周边居民疫情期间“用药荒”得到了妥善解决。
疫情期间,除了戴店长这样的特殊情况,还有不少药店向港区市监局求助,表示社区实施严格管制之后,很多药店店员无法出入,难以保证正常营业。
如果药店停摆,就意味着港区居民们的基本用药需求会出现大缺口!港区市监局接到求助后,第一时间上报黄石港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迅速协调解决了药店人的出入问题。在疫情最为严峻的时期,整个辖区至少80%的药店正常开业,居民的购药需求得到强有力的保障。
保障药品供应关乎民生,而信息的“透明”,更是人们在非常时期迫切的需要。
从2月开始,港区市监局率先通过“幸福黄石港”公众号,及时对外公布当日正常营业药店以及销售防疫用品药品的名单,名单中除了正常营业药店的名字、电话,还公布了各药店的口罩、医用酒精、消毒液的库存数量,需要购买防疫用品的市民有的放矢,少跑冤枉路,纷纷“大呼方便”。
除此之外,港区市监局还在全市范围内,率先要求各大药店进行发热、咳嗽药销售登记。截止2月9日正式禁售发热、咳嗽类药品,共收集黄石港区各药店1600余条发热、咳嗽药品销售信息,全部上报区指挥部,为随之而来的“点对点”精准排查提供了有力证据。在疫情发展逐渐严峻时,更是第一时间响应上级防疫要求,以雷霆之速,全面禁售发热、咳嗽类药物,切实为全市的疫情排查工作提供了强有效帮助。
看好“餐盒子”,黄石“小汤山”的餐饮安全有他们镇守后方
这次疫情,一线医务人员和奋战在前线的防疫工作人员,不顾安危,用血肉之躯奋战,但因为正值春节期间,餐饮店、外卖等全部停摆,他们每天的就餐成了大问题。
为了让他们能够吃上安全、放心的热饭,给他们做好“大后方”,港区市监局第一时间与黄石餐饮协会取得联系,对他们组织的几家餐饮保障送餐的老牌大型餐饮企业给予了协调帮助,并进行了严格的监督指导。而这些餐饮企业的送餐对象中,就包括承担着收治确诊病人重任的黄石市中医院(市传染病医院)团城山院区,也就是我们说的黄石“小汤山”。
“一句话,要让医务人员吃好饭,更要吃得安全,吃得健康!”黄石港区市监局对此非常重视,第一时间下发疫情期间餐饮保障的指导细则,直达各大送餐单位按标准执行。
为一线防疫人员送餐,是一件大事,它看起来简单,其实每一个细节都必须严格管控,不能松懈。比如为了保证安全,所有参与餐饮保障的人员必须集中住宿,不能离店,防止交叉感染;必须实行最严格的检查制度,每天晨检、晚检,体温测量一个都不能漏;必须全程佩戴一次性手套,口罩更是人人必备;餐饮具和厨房都必须严格消毒,保证空气流通,还必须对每一餐的餐食进行留样,以备检查;就连送餐的车辆,港区市监局都会严格评估检查,以防止在“最后一段路”上出现食品污染。港区市监局对每一个细节反复检查,强调完善,都是为了保证一线辛苦作战的“战士”们能够吃到最安全、卫生、可口的饭菜。
在疫情期间,辖区内负责送餐的大型餐饮企业也面临着员工不足、采购难等问题,港区市监局积极予以帮助,进行协调。从1月25日开始,港区的各大餐饮供餐单位,共送出将近83000份盒饭,配送对象除了有黄石“小汤山”之称的黄石市中医院(市传染病医院)团城山院区、有色医院等定点隔离医院,还有交警、社区等一线防疫工作人员,以及专门安置隔离人员的各大定点隔离酒店,而每一份送到“英雄”面前的健康餐食,后面都有港区市监干部的身影。
“想和您们在一起战斗”,“最美监管人”的内心独白
从1月20日到3月中旬,60多天时间,对于黄石港区市监人的工作最了解的,是重庆市两江新区市监局执法支队副支队长蒲玉琦。
蒲玉琦的丈夫是黄石人,过年时回湖北探亲,却因为疫情影响不能返渝。1月31日,她主动申请,临时加入黄石港区市监局的队伍,选择与港区市监局的干部们一起战斗。
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作为一名外省市的市监干部,她也一直在观察港区市监局干部们做了哪些工作。“黄石港区市监局的战友们真是太拼了,让我又感动又敬佩。”她发自肺腑地说。
“疫情期间,芦爱军副局长带着我、特种设备科和花湖所一起去督查华森公馆小区的电梯安全,那个小区的保安前一天刚查出新冠确诊送去医院,楼上还有疑似病例在隔离,非常危险。我当时都有点发憷,但芦局长带着我们毫不犹豫地走了进去,进行电梯安全和消杀督查。我们没有隔离服,没有护目镜,没有N95,所有的防护只有薄薄的一次性口罩呀!但是因为使命在此、责任使然,我们还是责无旁贷、义无反顾的进行了督查。后来的每天都会在确诊病例小区进进出出,进行电梯安全的督查,但是我们已不怕周围是否布满了病毒的魔爪。”蒲玉琦每每回想起来都是心怀感叹。
保障特种设备安全也是港区市监局的一项重要工作。疫情期间各小区使用的电梯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否每半个月按时维保、是否做好清洁和消杀,成为了市监人不敢懈怠、不能懈怠,时刻督查防控的重点。而与此同时,作为密闭空间的电梯,也是众所周知的防疫高危场所。
“市场监管干部是哪里危险去哪里,每天都在和看不见的病毒擦肩而过,就像是走钢丝一样。疫情期间空荡荡的街却并不是空荡荡的城,因为有我们市场监管人在这里坚守。白衣天使们在前线为老百姓的生命安全争分夺秒,而我们市场监管人在后方为老百姓的生活安全保驾护航。”
蒲玉琦主动请缨、就地加入抗疫工作先后被多家主流媒体采访报道,她成了名副其实的“红人”,她在日记中写到“黄石港区市场监管局的李强局长常常表扬我是典型,可是我觉得局里的每一位同志才是真正的典型。工作群里,身边的同志们无时无刻不是以典型的工作作风激励着我:李强局长每天超过十四五个小时高强度的工作,肿胀的眼睛让我不忍直视;江韶辉所长连轴转的工作模式巡查着花湖辖区的每一寸土地,不留死角,我都暗暗讶异他那并不高大强壮的身躯那里迸发出来的钢铁意志;李莉科长只戴一个薄薄的的一次性口罩义无反顾的“裸奔”在一个又一个狭小的电梯间,进行着消杀和安全运行督查;詹培科长冒着刺骨寒风顶着雨夹雪检查沿街店铺,监测配送点的肉价鱼价和菜价。没有行政执法权的黄石港区市场监管局,面对不理解战时管控,不按防疫指挥部统一要求关停的小超和便利店经营者,没有行政强制权的他们采取白+黑、5+2的工作模式,顶风冒雪、日晒雨淋、不知疲惫、不顾安危,天天高频次往返在辖区每一寸土地,不厌其烦劝导不服从抗疫大局的经营户作出承诺不再经营,最终不折不扣、无怨无悔的完成战时管控的总体要求。英雄省市英雄公职人员的精神无时无刻不感染着我、鼓舞着我、激励着我与他们一起战斗在后方一线,践行初心,不忘使命,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安全保驾护航!”蒲玉琦感叹,她被深深感动,更加坚定了与大家并肩作战的念头。“再看工作群,每一位领导和干部都与他们一样通宵达旦、恪尽职守、无畏前行。人们常说: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天天感染着英雄省市英雄公职人员的气息,让我的理想和信念在这里得到锤炼和升华,只想与英雄的您们在一起:披荆斩棘、不惧风雨、负重前行、取得胜利!”(通讯员:梁敏、蒲玉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