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 市局要闻

关于进一步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管理工作的告知书

来源:黄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时间:2022-04-01

关于进一步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管理工作的告知书


全市各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

当前,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多点爆发,疫情形势严峻复杂,为进一步做好进口冷链食品的疫情防控工作,全面落实黄石市疫情防控要求,压实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主体责任,最大限度降低进口冷链食品疫情传播风险,实现“人、物、环境”同防,现将进口冷链食品相关要求告知如下:

一、履行进货查验和信息追溯义务

从今年1月6日起,所有输鄂进口冷链食品(畜禽肉和水产品)应当先行进入省内集中监管仓进行新冠病毒检测和外包装预防性消毒。其中,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者从省外采购进口冷链食品的,应通过“鄂冷链”平台提前报备监管仓;从省内采购进口冷链食品的,应查验并留存海关通关单证、核酸检测证明、消毒证明、出库证明和“鄂冷链”码,并通过“鄂冷链”平台扫码入库。对无“鄂冷链”码的进口冷链食品,一律不得采购、储存和销售。各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者在日常经营使用过程中,要通过“鄂冷链”平台记录进口冷链食品购销、运输、出入库等相关信息。

二、履行库内贮存及使用管控义务

各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者严禁贮存来源不明或者过期腐败变质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和防疫要求的食品,应定期监测记录库内温度,确保贮存温度符合标签标识的温度要求,经营进口冷链食品的,应设置专门贮存进口冷链食品的独立冷库,并实行专用通道进货、专区存放、专区销售等措施。对需打开包装的进口冷链食品的内包装应充分消毒,并做好记录。

三、履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义务

各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严格落实进口冷链食品直接接触人员疫苗全程接种、每日健康监测、“每周一检”核酸检测等制度,严格督促相关从业人员工作期间做好个人防护。

四、履行主动报告义务

进口冷链食品的经营主体、冷库场所、冷库容量、经营品种、一线从业人员等信息发生变化,或存在进口冷链食品疑似染疫情形的,应及时报告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冷链组。

黄石市市级进口冷链食品防控组电话:0714—6216229

黄石港区进口冷链食品防控组电话:0714—3281596

西塞山区进口冷链食品防控组电话:0714—6220216

下陆区进口冷链食品防控组电话:0714—6577526

开铁区进口冷链食品防控组电话:0714—6393610

大冶市进口冷链食品防控组电话:0714—3053891

阳新县进口冷链食品防控组电话:13872139838

黄石市进口冷链食品防控举报电话:0714—12315


【相关链接】进口冷链食品违法典型案例

2021年3月4日,厦门市市场监管局接到龙岩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通知,厦门某进出口有限公司经营的部分进口冷链食品内包装检测阳性。

经查,厦门某进出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经营未进集中监管仓且未取得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进口冷冻食品。该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十二)项的规定,构成经营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的行为。

厦门某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B”公司)明知A公司进口冷冻食品尚未取得入厦通行码,仍为其提供贮存场所。该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构成为经营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经营的食品提供贮存条件的违法行为。

另查明,A公司委托厦门某医学检验实验室对该柜货物其中一个批次产品进行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A公司总经理李某在接收到该份核酸检测报告后,将报告对应的单一批次修改为该柜货物全部15个批次。隔日,A公司通过造假的报告,取得该柜货物对应的15个批次产品入厦通行码。

综合全案情,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上述两家企业及相关负责人予以从重处罚,

其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五)项、第一百三十五条的规定,对A公司处以货值金额30倍的罚款18712555.2元,并吊销食品经营许可证。对A公司及法定代表人张某、主要负责人李某作,禁止其五年内不得申请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或者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担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对A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张某罚款153000元。将A公司及法定代表人张某、主要负责人李某都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并实施相应管理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对B公司处以没收违法所得510.8元,罚款135000元的行政处罚。对B公司法定代表人林某罚款196369.36元。对B公司的主管人员林某罚款189769.36元。


黄石市市场监管局再次提醒各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履行好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千万不要耍小聪明、动歪脑筋。对此,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加大执法力度,强化进口冷链食品“上链入仓赋码”管理,严把进口冷链食品质量安全关,严格落实“人物同防”、“动态清零”,对相关违法行为从严从快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