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我国冶金标准样品体系建设简介

来源:黄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时间:2022-04-29

一、我国冶金标准样品发展概况

标准样品是具有一种或多种规定特性足够均匀且稳定的材料,已被确定其符合测量过程的预期用途,在研制过程中,按照严格的程序和足够的试验以及数理统计等科学方法证实。标准样品是一个通用术语,它的特性可以是定量的或定性的,其用途包括测量系统的校准、测量程序的评估、给其他材料赋值和质量控制等。均匀性、稳定性、准确性、溯源性是标准样品的基本属性,其具有统一化作用(化学组分、物理性能、度量衡关系等)、评价作用、辨识作用、保护作用(使每个产品的制造都符合质量规定)。

冶金标准样品作为实物标准归属于标准范畴,与产品标准、检测分析方法标准共同构成完整的冶金行业标准体系。我国从50年代初期开始研制冶金行业标准样品,1952年,我国国家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布了第一批钢铁(钢3种、铁2种)标准样品,为统一分析方法、培训化学分析人员、提高分析质量、确保测量结果的一致性,以及后续制定标准方法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冶金标准样品范围包括钢、铁及铁合金、铁矿石、冶金原辅料等基体标准样品,以及依据使用需求建立的标准溶液、其他相关标准样品等。冶金标准样品用于同类产品生产质量控制、校准仪器、评价测量方法、确定材料量值和量值传递,在冶金领域及冶金产品上、下游领域和质检、商检、出入境检验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为配套开展冶金标准样品的研复制工作,我国还制定了YB/T082-2016《冶金产品分析用标准样品技术规范》、YB/T083-2016《冶金标准样品的包装、运输及储存》行业标准、YB/T4142-2006《处理光谱分析数据用统计学规则》、YB/T4143-2019《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固体金属均匀性检验方法》、YB/T4144-2019《建立和控制原子发射光谱化学分析工作曲线规则》、YB/T4145-2006《碳硫分析专用坩埚》等冶金行业标准,以及“冶金标准样品研制工作程序及要求”、“冶金标准样品初审和终审工作细则”等技术要求,在冶金标准样品领域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以确保冶金标准样品的质量稳定和规范发展。

二、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冶金分委会(SAC/TC118/SC2)

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冶金分委会(以下简称“冶金分委会”)成立于1992年,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原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成立,秘书处设在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负责冶金标准样品研、复制的技术归口工作,并协助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相应技术委员会的国内对口工作。

冶金分委会现有委员40名,目前正在进行第五届分委会换届筹备工作。冶金分委会根据国家有关部门下达的标准样品研、复制计划,组织冶金标准样品研、复制项目计划的实施,并组织技术鉴定,同时负责冶金标准样品专业领域的专项课题研究工作;协调解决冶金标样研制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对冶金标准样品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对已发布的冶金标准样品组织复审,并提出继续使用或废止的技术建议。 

三、冶金标准样品体系构成

冶金标准样品体系由“文字标准”和“实物标准”构成。“文字标准”(体系编号414.1)为标准样品研制和使用的技术规范。“文字标准”确定了标准样品制备、加工、检验、定值、审定、发布等技术文件,以及标准样品使用的技术规范等内容。

“实物标准”(体系编号414.2)包括了钢(体系编号514.2.1)、生铁及铁合金(体系编号514.2.2)、矿石(体系编号514.2.3)、冶金辅料(体系编号514.2.4)、高纯金属(体系编号514.2.5)、标准溶液(体系编号514.2.6)和其他冶金标准样品(体系编号514.2.7)。

冶金标准样品体系框架图见图1。

图1.  冶金标准样品体系框架图

冶金标准样品体系编号的规则依据冶金标准样品研制、使用有关的文字标准和冶金标准样品种类来编制。冶金标准样品体系的构建思路和原则如下:

(1)标准样品体系与产品标准、检测方法标准体系相互配套;

(2)满足冶金行业生产全流程各环节质量控制的需要;

(3)满足冶金标准样品市场的需求。

四、冶金标准样品现状

按现行体系冶金标准样品分7类,截至目前,冶金标准样品数量共计969项,其中国家标准样品404项;行业标准样品565项。在研的标准样品项目计划135项,其中,国家标准样品计划27项;行业标准样品计划108项。

冶金标准样品经过70多年的发展,为我国钢铁工业质量体系的构建和技术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为新产品的研发和质量检验提供了检测实物依据,支撑和满足了我国钢铁工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质量稳定和校准测量的需要。

但是,冶金标准样品也存在开发滞后于材料的研发,滞后于科技创新发展的问题;存在着标准样品供给不足,不能完全满足新材料、智能制造、低碳发展转型升级需要的问题;存在着实物标准与相关文字标准匹配不足,产品标准和检测方法标准配套使用不紧密等问题;市场上还流通着一些无证标准样品,严重影响了标准样品的质量稳定性,市场有待规范整治的问题。冶金标准样品在生产质量控制过程中节约材料、降低能耗、提高效益、减少污染排放的作用没能完全有效的发挥。

冶金标准样品需要加强研、复制力度,提高市场的有效供给;强化组织标准样品的技术鉴定和有效实施,规范市场秩序;积极组织开展标准样品的复审、复验工作,确保标准样品的现行有效和质量稳定可靠。

五、冶金标准样品的发展方向

冶金标准样品的发展将优先配套新理论、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方法的发展,重点研制企业生产过程中配套的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智能在线检测等所需的标准样品,助力合理配比能源、辅料、基体材料消耗和合金元素的添加,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大气污染排放,节约利用贵金属材料等资源,高效益和高效率地达到产品质量稳定的需求。

冶金标准样品的发展目标是满足钢铁产品转型升级的需要,满足低碳发展、绿色制造等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主要任务是及时研复制配套钢铁生产过程中产品标准和检测方法标准的冶金标准样品。

同时,冶金标准样品的研复制应该加强与科研同步,与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应用同步,提高标准样品的研复制效率,加强标准样品的有效供给。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预研工作。

(1)结合重点课题研究。标准样品的发展往往滞后于材料的发展,标准样品的开发应紧跟材料研发的重点。关注材料领域重点课题的研究方向,紧密结合课题的进展,研制与课题研究配套的标准样品。

(2)结合行业发展重点。标准样品的发展应该服务于国家产业政策,服务于行业发展的需求。钢铁工业正在面向绿色化、低碳化、智能化的高质量发展转变,冶金标准样品的研发,也应该向绿色化、低碳化高质量方向发展,为提高行业的产品质量稳定,促进行业高质量运行提供支撑。

(3)结合企业新材料的研制应用。标准样品应服务于企业的生产需求,不断加强与企业深入研究开发新产品的应用,配套研制适合于企业产品自身特点的标准样品,助力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档次水平。


(内容来源: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